三國爭霸的歷史結局是晉統一了中國,期間戰爭不斷,但是由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側重點不同,人們一般知道的是三國前期的戰爭,像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曹操與孫權的赤壁之戰等。
對三國時代真正的終章——晉滅吳之戰,反而所知不多。事實上相比於同時代的其他大戰,其實三國戰爭史上真正的高潮是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晉滅吳之戰。
公元265年八月,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於十二月間廢曹奐自立為帝(武帝),改國號為晉。魏自曹丕代漢稱帝,至此共46年滅亡。
晉建國後,即開始暗中作滅吳的戰爭準備。
吳神鳳元年(252年)四月,吳帝孫權病死後,統治集團發生內訌。永安七年(264年)七月東吳末帝孫皓時,蜀漢已滅亡,三國鼎立發展為兩國對立的戰略格局。
魏滅蜀漢後,魏(晉)不僅擴大了疆域,而且收編了蜀漢近10萬將士,國力更為增強。到晉之時,已控制著全國大部州府,僅剩荊、揚、交三州的全部或部分,尚為吳國所佔據。
司馬氏滅蜀後雖有滅吳的打算,但因兵疲民勞,水師不足,代魏後內部尚須穩定,所以沒有立即行動。
為了加強實力,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大封有功之臣,恢復五等爵制度,獎勵有功將士。
命羊祜、杜預、賈充等名儒重臣十四人,修訂律令,刪減了漢、魏苛刑繁法,以利於安定社會。廢除出征將領必須家屬留京師為質等法令,以緩和統治集團內部矛盾。
2.積極收羅人才,不管是蜀國的歸降之將,還是吳國的投附之臣,都加以任用。
並令各州「舉勇猛秀異之オ」,量才錄用。又置諫官,聽取臣下的建議,以穩定內部。此外晉還遣使與吳連和,麻痹吳國。
3.逐步廢棄屯田制度,使官屬屯田戶變成為自耕農戶,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
為恢復和發展北方生產,招募蜀人遷居北方,遷居者供給兩年口糧,免除二十年的徭役。為了增加人口,於泰始九年(273年)下令規定民女十七歲,父母未讓出嫁者,由長吏代擇配偶。
4.為突破東吳對長江天塹的封鎖,建設了一支強有力的水軍。
魏、晉軍隊歷來的弱點是缺乏水師,面對波濤洶湧的長江,雖「武騎千群,無所用之」。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司馬炎令王濬在益州造戰船,治水軍約數萬人,從而使晉的軍隊克服了原來的弱點,實力大增。
司馬昭、司馬炎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所採取的這些措施,增強了晉的實力,為滅吳準備了條件。
咸寧五年(279年)八月,晉龍驤將軍王濬上書司馬炎請求舉兵滅吳。
王濬指出,要趁孫皓荒淫凶逆,上下離心,戰備鬆懈的時機,儘快伐吳,並提出舟船製造已經七年,應及早使用。
晉帝司馬炎接受王濬的建議,決定大舉南下滅吳。但聽說吳軍有北上的意圖,又決定第二年再出師。羊祜於278年病死,這時由杜預任鎮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
杜預上表請求馬上出兵。他指出,孫皓的所謂北上,實際是虛張聲勢,吳由於兵力不足,一定把主要力量放在夏口以東,保衛建業,以延緩其滅亡。但是一些大臣反對出兵,司馬炎一時難以定下決心。
杜預的奏表到達朝廷時,得到中書令張華的支持。張華對司馬炎說:「陛下聖武,國富兵強,吳主淫虐,誅殺賢能,當今討之,可不勞而定,願勿以為疑。」於是,司馬炎決定馬上出兵。
十一月,他採用羊祜生前所擬制的進攻計劃,分六路出兵:鎮軍將軍琅邪王司馬伷自下邳向塗中方向進軍;安東將軍王渾自揚州(州治在今安徽壽縣)向江西出橫江渡口進軍;建成將軍王戎自豫州向武昌方向進軍;平南將軍胡奮自荊州向夏口方向進軍;鎮南大將軍杜預自襄陽向江陵方向進軍,而後南下長江、湘水以南,直抵交廣;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軍唐彬自巴、蜀順江東下,直趨建業。以上六路兵力共約二十餘萬人,以賈充為大都督,冠軍將軍楊濟為副,坐鎮襄陽,統一指揮,並以張華為度支尚,總管糧運等物資供應。
晉的六路大軍齊發,其總的意圖是:
用司馬伷、王渾兩軍直逼建業,牽制吳軍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王戎、胡奮、杜預三軍奪取夏口以西各戰略要點,以策應王濬所率的七萬水陸軍順江而下。然後,由王濬、司馬伷、王渾軍南下東進,奪取建業。
這樣的部署是符合雙方實力情況的,因為吳國尚有兵二十餘萬人,就兵力對比而言,晉軍南下的兵力並不佔多大優勢,只是吳軍兵力分散於沿江和江南各地,晉軍如不能予以各個擊破,要迅速滅吳是困難的。
1.長江上游的作戰。
晉咸寧五年(279年)十二月,王濬率巴東監軍唐彬等七萬人,沿江而下,過瞿塘峽、巫峽,進至秭歸附近。
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初一,擊破丹陽城的吳軍,活捉丹陽監盛紀。然後順流而下,進入西陵峽,遇到了吳軍設置的攔江鐵鎖和暗置江中的鐵錐。
對於吳軍設置的這些障礙,王濬早有準備。
他製造大笩數十個,「方百餘步」,派水性好的士卒以筏先行,筏遇鐵錐,因水流衝激,將鐵錐帶出隨筏而去。王濬又作大火矩,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置於船前,遇鐵鎖即以火炬燒熔之。
吳軍以為這些障礙會使晉軍難以通過,未派兵把守。晉水軍順利地衝破了吳軍的障礙,繼續進軍。二月初三,王濬攻克西陵,殺吳西陵督留憲、征南將軍成據、宜都太守虞忠。初五,克荊門、夷道二城,殺夷道監陸晏,繼而進逼樂鄉。
在王濬進軍的同時,杜預於是年正月陳兵於江陵一線,積極配合。
遺樊顯、尹林、鄧圭、周寄等沿江西上,策應王濬,連戰皆克;另派部將周旨率奇兵八百乘夜渡江進至樂鄉附近。
周旨一方面在巴山上點起火把,豎起許多旗幟,迷惑吳守軍;另一方面,把自己的軍隊埋伏於樂鄉城外。王濬軍抵達樂鄉時,吳軍樂鄉督孫歆派軍隊出城與王濬軍戰,大敗而回。周旨伏兵隨孫歆敗兵沖入城內,俘獲了孫歆。王濬遂於初八克樂鄉,殺吳水軍都督陸景。
杜預進攻江陵時,守江陵的吳將伍延,假裝投降,列兵於女牆,欲誘擊杜軍。杜預識破其計於十七日攻克江陵,斬了伍延。與此同時,胡奮也攻克了江安。
晉軍所到之處,大都不戰而克。於是沅、湘以南至交,廣各郡,相繼請降。
二月十八日,司馬炎進一步調整了部署:
命王濬都督益、梁諸軍「東下,掃除巴丘(今湖南嶽陽),與胡奮、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順流長鶩,直造秣陵「。同時命杜預南下,鎮撫零陵、桂陽、衡陽諸郡,並分兵一萬人給王濬,七千人給唐彬。
命胡奮攻下夏口後分兵七千人給王濬;王戎平定武昌後分兵六千人給唐彬,賈充移屯項,統率全軍。按照司馬炎的命令,王濬軍繼續順江而下,攻克夏口,進逼武昌。這時,王戎遣參軍羅尚、劉喬將兵與王濬合攻武昌,吳江夏太守劉朗率守軍投降。
至此,長江上游的作戰基本結束,晉軍俘斬吳都督、監軍十四人,牙門、郡守一百二十餘人。
2.長江下游的作戰。
太康元年(280年)正月,王渾向橫江方向進軍。
他派參軍陳慎等攻尋陽瀨鄉,並向橫江的西面進軍,又遣殄吳護軍李純率部,佔領高望城,進攻吳將俞恭部,在橫江之東開闢渡江地域。
二月,孫皓聽到晉軍王渾南下,令丞相張悌指揮丹陽太守沈瑩、護軍孫震、副軍師諸葛靚率兵三萬,渡江迎戰,企圖阻擊晉軍渡江。
三月,張軍渡江到版橋(安徵和縣境內)附近,與晉揚州刺史周浚部遭遇,雙方結陣對峙。周浚見吳兵多即轉入防禦,沈瑩指揮精兵五千,三次攻擊,均未成功,不得已撤退。
在撤退中,軍隊混亂,晉將軍薛勝、蔣班乘勢發起攻擊,張喬則在楊荷切斷吳軍退路,於是,吳軍大敗,張悌、孫震、沈瑩均戰死,僅諸葛靚率殘部五六百人突圍南歸。
吳國上下震動,呈土崩瓦解之勢。
琅邪王司馬伷進軍塗中,令琅邪相劉弘進逼長江,威脅建業,吸引守軍注意力。使長史王恆率諸軍渡過長江,直趨建業。王恆在江南攻破吳軍沿江守軍,俘獲吳督蔡機,殲滅吳軍五六萬人。
王濬率水步軍於三月十四日到達牛渚,孫皓派游擊將軍張象率舟師萬人抵抗,但軍心已散,不戰而降。孫皓又湊集兩萬人,命陶濬率領迎擊王濬軍。但出發的前夜,官兵就逃散了。
王濬軍乘勢東下,過三山時,王渾遺使令其暫停討論進兵事宜。王濬見戰機有利,乃稱「風利,不得泊」,揮師直進。
這時王渾、王濬、司馬伷各部都到達建業附近。孫皓用薛瑩、胡沖的計策,派使者分送降書給王渾、王濬、司馬伷各一份,企圖使三人爭功引起晉軍內部的分裂。
使者先送璽綬給司馬伷,但王濬進軍迅速,三月十五日,以「戎卒八萬,方舟百里」,進至建業。孫皓被迫親到王濬軍門請降。
至此,吳國滅亡,三國長期分裂的局面隨之結束。
晉軍發動攻吳之戰後,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即將建國58年,與曹、魏、晉作戰數十次而從未讓其跨越長江一步的吳國,徹底消滅。其成功之處有如下幾個方面:
1.戰略準備充分。
在政治上,司馬昭採用優待俘虜的政策,不僅封劉禪為安樂公,其子孫、群臣50多人,亦皆封侯,而且對蜀中名臣流徙中原者,一律量才使用。這當然使巴蜀人感恩心安,但更重要的是給吳國君臣看,無形中造成吳軍鬥志的下降。
特別是羊祜在襄陽十年實施的攻心戰,使吳國軍、民對晉的敵意大為減輕甚至消除。這導致晉軍一出,即勢如破竹,大批吳軍或主動降附,或不戰而降,迅速形成瓦解之勢。
2.建設強有力的水軍。
在當時的情況下,千里長江天塹是晉滅吳的嚴重障礙。曹操曾失敗於赤壁,曹丕攻吳臨江而返。
在軍事上,司馬炎根據對吳作戰的需要,儘早安排適當的人選到適當的位置。同時使王濬在巴蜀集中萬餘工匠,大造戰船7年,並訓練了五六萬水軍,這亦是造成「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的重要因素之一。
3.戰略指導符合實際。
吳國江防數千里,備多力分。晉軍六路齊發,水陸並進,實施正面進攻,便於把吳國江防分割為數段,使其首尾難以兼顧,又無法調動兵力相互支援。
特別是司馬炎在吳國尚無準備的情況下,充分利用位居上游的地理優勢,命王濬率兵力最為雄厚的水軍,自巴蜀順流而下,在統一的戰略指導之下,與陸上五路軍同時發動,互相配合、密切協同,使吳軍倉促之間根本無法從容應付,完全陷於被動挨打的不利地位,達到了戰略突襲的目的,一戰而殲滅吳國這個爭戰已近60年的老對手。
4.吳國政治腐朽,統治階級內部離心離德。
吳國的迅速滅亡,除晉強吳弱等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激化和末帝孫皓的暴政,相互殘殺,內耗嚴重,政局動蕩不安。更由於農業政策的破壞,生產下降,造成「郡縣荒虛,田疇蕪曠」、「民有離散之怨,國有露根之漸」。
末帝孫皓還昧於時事的發展,盲目地認為晉國無力對吳用兵,因而驕傲輕敵,對忠誠謀國將帥們加強國防的建議,置若罔聞。當建平太守吾彥發現晉在巴蜀造船的廢料、木屑浮江而下,判斷「晉必有攻吳之計」,請求孫皓「增建平兵」,說「建平不下,終不敢渡江」時,他仍不以為意。
在晉軍六路大軍突襲下,焉得不亡。
結語晉滅吳之戰,無論在作戰計劃之周密,政治攻心之運用,戰爭準備之充分,作戰地區之遼闊,各路大軍之協調一致方面,都是此前渡江作戰中所罕見的。此戰,晉軍水陸並進、多路齊下的作戰方式,被後世歷代南征統帥所借鑒。
前秦君主苻堅南征東晉時,其軍事部署也與晉滅吳之戰類似,先後攻略巴蜀、襄陽、淮南等地,並遣人於蜀地造船,還特意以王濬當時的將軍號「龍驤」授予負責巴蜀軍事的姚萇,其用意不言而喻。
拋開戰略上的成就,晉滅吳之戰,使晉統一了全國,結束了東漢以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使中國迎來了一個相對短暫的大一統時期。
參考資料:
1.《兩晉南北朝史》,呂思勉 著。
2.《兩晉天下:司馬家族傳》,楊益 著。
3.《兩晉通俗演義》。蔡東藩 著。
-End-本文為科普自媒體新銳歷史原創作品,文中地圖繪製於「發現中國」—地圖分享知識,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都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晉滅吳之戰:二十萬大軍六路出擊,東吳滅亡,三國歸晉
三國爭霸的歷史結局是晉統一了中國,期間戰爭不斷,但是由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的側重點不同,人們一般知道的是三國前期的戰爭,像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曹操與孫權的赤壁之戰等。
對三國時代真正的終章——晉滅吳之戰,反而所知不多。事實上相比於同時代的其他大戰,其實三國戰爭史上真正的高潮是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晉滅吳之戰。
公元265年八月,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於十二月間廢曹奐自立為帝(武帝),改國號為晉。魏自曹丕代漢稱帝,至此共46年滅亡。
晉建國後,即開始暗中作滅吳的戰爭準備。
吳神鳳元年(252年)四月,吳帝孫權病死後,統治集團發生內訌。永安七年(264年)七月東吳末帝孫皓時,蜀漢已滅亡,三國鼎立發展為兩國對立的戰略格局。
魏滅蜀漢後,魏(晉)不僅擴大了疆域,而且收編了蜀漢近10萬將士,國力更為增強。到晉之時,已控制著全國大部州府,僅剩荊、揚、交三州的全部或部分,尚為吳國所佔據。
司馬氏滅蜀後雖有滅吳的打算,但因兵疲民勞,水師不足,代魏後內部尚須穩定,所以沒有立即行動。
為了加強實力,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1.大封有功之臣,恢復五等爵制度,獎勵有功將士。
命羊祜、杜預、賈充等名儒重臣十四人,修訂律令,刪減了漢、魏苛刑繁法,以利於安定社會。廢除出征將領必須家屬留京師為質等法令,以緩和統治集團內部矛盾。
2.積極收羅人才,不管是蜀國的歸降之將,還是吳國的投附之臣,都加以任用。
並令各州「舉勇猛秀異之オ」,量才錄用。又置諫官,聽取臣下的建議,以穩定內部。此外晉還遣使與吳連和,麻痹吳國。
3.逐步廢棄屯田制度,使官屬屯田戶變成為自耕農戶,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
為恢復和發展北方生產,招募蜀人遷居北方,遷居者供給兩年口糧,免除二十年的徭役。為了增加人口,於泰始九年(273年)下令規定民女十七歲,父母未讓出嫁者,由長吏代擇配偶。
4.為突破東吳對長江天塹的封鎖,建設了一支強有力的水軍。
魏、晉軍隊歷來的弱點是缺乏水師,面對波濤洶湧的長江,雖「武騎千群,無所用之」。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司馬炎令王濬在益州造戰船,治水軍約數萬人,從而使晉的軍隊克服了原來的弱點,實力大增。
司馬昭、司馬炎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所採取的這些措施,增強了晉的實力,為滅吳準備了條件。
咸寧五年(279年)八月,晉龍驤將軍王濬上書司馬炎請求舉兵滅吳。
王濬指出,要趁孫皓荒淫凶逆,上下離心,戰備鬆懈的時機,儘快伐吳,並提出舟船製造已經七年,應及早使用。
晉帝司馬炎接受王濬的建議,決定大舉南下滅吳。但聽說吳軍有北上的意圖,又決定第二年再出師。羊祜於278年病死,這時由杜預任鎮南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
杜預上表請求馬上出兵。他指出,孫皓的所謂北上,實際是虛張聲勢,吳由於兵力不足,一定把主要力量放在夏口以東,保衛建業,以延緩其滅亡。但是一些大臣反對出兵,司馬炎一時難以定下決心。
杜預的奏表到達朝廷時,得到中書令張華的支持。張華對司馬炎說:「陛下聖武,國富兵強,吳主淫虐,誅殺賢能,當今討之,可不勞而定,願勿以為疑。」於是,司馬炎決定馬上出兵。
十一月,他採用羊祜生前所擬制的進攻計劃,分六路出兵:
鎮軍將軍琅邪王司馬伷自下邳向塗中方向進軍;安東將軍王渾自揚州(州治在今安徽壽縣)向江西出橫江渡口進軍;建成將軍王戎自豫州向武昌方向進軍;平南將軍胡奮自荊州向夏口方向進軍;鎮南大將軍杜預自襄陽向江陵方向進軍,而後南下長江、湘水以南,直抵交廣;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軍唐彬自巴、蜀順江東下,直趨建業。
以上六路兵力共約二十餘萬人,以賈充為大都督,冠軍將軍楊濟為副,坐鎮襄陽,統一指揮,並以張華為度支尚,總管糧運等物資供應。
晉的六路大軍齊發,其總的意圖是:
用司馬伷、王渾兩軍直逼建業,牽制吳軍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王戎、胡奮、杜預三軍奪取夏口以西各戰略要點,以策應王濬所率的七萬水陸軍順江而下。然後,由王濬、司馬伷、王渾軍南下東進,奪取建業。
這樣的部署是符合雙方實力情況的,因為吳國尚有兵二十餘萬人,就兵力對比而言,晉軍南下的兵力並不佔多大優勢,只是吳軍兵力分散於沿江和江南各地,晉軍如不能予以各個擊破,要迅速滅吳是困難的。
1.長江上游的作戰。
晉咸寧五年(279年)十二月,王濬率巴東監軍唐彬等七萬人,沿江而下,過瞿塘峽、巫峽,進至秭歸附近。
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初一,擊破丹陽城的吳軍,活捉丹陽監盛紀。然後順流而下,進入西陵峽,遇到了吳軍設置的攔江鐵鎖和暗置江中的鐵錐。
對於吳軍設置的這些障礙,王濬早有準備。
他製造大笩數十個,「方百餘步」,派水性好的士卒以筏先行,筏遇鐵錐,因水流衝激,將鐵錐帶出隨筏而去。王濬又作大火矩,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置於船前,遇鐵鎖即以火炬燒熔之。
吳軍以為這些障礙會使晉軍難以通過,未派兵把守。晉水軍順利地衝破了吳軍的障礙,繼續進軍。二月初三,王濬攻克西陵,殺吳西陵督留憲、征南將軍成據、宜都太守虞忠。初五,克荊門、夷道二城,殺夷道監陸晏,繼而進逼樂鄉。
在王濬進軍的同時,杜預於是年正月陳兵於江陵一線,積極配合。
遺樊顯、尹林、鄧圭、周寄等沿江西上,策應王濬,連戰皆克;另派部將周旨率奇兵八百乘夜渡江進至樂鄉附近。
周旨一方面在巴山上點起火把,豎起許多旗幟,迷惑吳守軍;另一方面,把自己的軍隊埋伏於樂鄉城外。王濬軍抵達樂鄉時,吳軍樂鄉督孫歆派軍隊出城與王濬軍戰,大敗而回。周旨伏兵隨孫歆敗兵沖入城內,俘獲了孫歆。王濬遂於初八克樂鄉,殺吳水軍都督陸景。
杜預進攻江陵時,守江陵的吳將伍延,假裝投降,列兵於女牆,欲誘擊杜軍。杜預識破其計於十七日攻克江陵,斬了伍延。與此同時,胡奮也攻克了江安。
晉軍所到之處,大都不戰而克。於是沅、湘以南至交,廣各郡,相繼請降。
二月十八日,司馬炎進一步調整了部署:
命王濬都督益、梁諸軍「東下,掃除巴丘(今湖南嶽陽),與胡奮、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順流長鶩,直造秣陵「。同時命杜預南下,鎮撫零陵、桂陽、衡陽諸郡,並分兵一萬人給王濬,七千人給唐彬。
命胡奮攻下夏口後分兵七千人給王濬;王戎平定武昌後分兵六千人給唐彬,賈充移屯項,統率全軍。按照司馬炎的命令,王濬軍繼續順江而下,攻克夏口,進逼武昌。這時,王戎遣參軍羅尚、劉喬將兵與王濬合攻武昌,吳江夏太守劉朗率守軍投降。
至此,長江上游的作戰基本結束,晉軍俘斬吳都督、監軍十四人,牙門、郡守一百二十餘人。
2.長江下游的作戰。
太康元年(280年)正月,王渾向橫江方向進軍。
他派參軍陳慎等攻尋陽瀨鄉,並向橫江的西面進軍,又遣殄吳護軍李純率部,佔領高望城,進攻吳將俞恭部,在橫江之東開闢渡江地域。
二月,孫皓聽到晉軍王渾南下,令丞相張悌指揮丹陽太守沈瑩、護軍孫震、副軍師諸葛靚率兵三萬,渡江迎戰,企圖阻擊晉軍渡江。
三月,張軍渡江到版橋(安徵和縣境內)附近,與晉揚州刺史周浚部遭遇,雙方結陣對峙。周浚見吳兵多即轉入防禦,沈瑩指揮精兵五千,三次攻擊,均未成功,不得已撤退。
在撤退中,軍隊混亂,晉將軍薛勝、蔣班乘勢發起攻擊,張喬則在楊荷切斷吳軍退路,於是,吳軍大敗,張悌、孫震、沈瑩均戰死,僅諸葛靚率殘部五六百人突圍南歸。
吳國上下震動,呈土崩瓦解之勢。
琅邪王司馬伷進軍塗中,令琅邪相劉弘進逼長江,威脅建業,吸引守軍注意力。使長史王恆率諸軍渡過長江,直趨建業。王恆在江南攻破吳軍沿江守軍,俘獲吳督蔡機,殲滅吳軍五六萬人。
王濬率水步軍於三月十四日到達牛渚,孫皓派游擊將軍張象率舟師萬人抵抗,但軍心已散,不戰而降。孫皓又湊集兩萬人,命陶濬率領迎擊王濬軍。但出發的前夜,官兵就逃散了。
王濬軍乘勢東下,過三山時,王渾遺使令其暫停討論進兵事宜。王濬見戰機有利,乃稱「風利,不得泊」,揮師直進。
這時王渾、王濬、司馬伷各部都到達建業附近。孫皓用薛瑩、胡沖的計策,派使者分送降書給王渾、王濬、司馬伷各一份,企圖使三人爭功引起晉軍內部的分裂。
使者先送璽綬給司馬伷,但王濬進軍迅速,三月十五日,以「戎卒八萬,方舟百里」,進至建業。孫皓被迫親到王濬軍門請降。
至此,吳國滅亡,三國長期分裂的局面隨之結束。
晉軍發動攻吳之戰後,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即將建國58年,與曹、魏、晉作戰數十次而從未讓其跨越長江一步的吳國,徹底消滅。其成功之處有如下幾個方面:
1.戰略準備充分。
在政治上,司馬昭採用優待俘虜的政策,不僅封劉禪為安樂公,其子孫、群臣50多人,亦皆封侯,而且對蜀中名臣流徙中原者,一律量才使用。這當然使巴蜀人感恩心安,但更重要的是給吳國君臣看,無形中造成吳軍鬥志的下降。
特別是羊祜在襄陽十年實施的攻心戰,使吳國軍、民對晉的敵意大為減輕甚至消除。這導致晉軍一出,即勢如破竹,大批吳軍或主動降附,或不戰而降,迅速形成瓦解之勢。
2.建設強有力的水軍。
在當時的情況下,千里長江天塹是晉滅吳的嚴重障礙。曹操曾失敗於赤壁,曹丕攻吳臨江而返。
在軍事上,司馬炎根據對吳作戰的需要,儘早安排適當的人選到適當的位置。同時使王濬在巴蜀集中萬餘工匠,大造戰船7年,並訓練了五六萬水軍,這亦是造成「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的重要因素之一。
3.戰略指導符合實際。
吳國江防數千里,備多力分。晉軍六路齊發,水陸並進,實施正面進攻,便於把吳國江防分割為數段,使其首尾難以兼顧,又無法調動兵力相互支援。
特別是司馬炎在吳國尚無準備的情況下,充分利用位居上游的地理優勢,命王濬率兵力最為雄厚的水軍,自巴蜀順流而下,在統一的戰略指導之下,與陸上五路軍同時發動,互相配合、密切協同,使吳軍倉促之間根本無法從容應付,完全陷於被動挨打的不利地位,達到了戰略突襲的目的,一戰而殲滅吳國這個爭戰已近60年的老對手。
4.吳國政治腐朽,統治階級內部離心離德。
吳國的迅速滅亡,除晉強吳弱等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的激化和末帝孫皓的暴政,相互殘殺,內耗嚴重,政局動蕩不安。更由於農業政策的破壞,生產下降,造成「郡縣荒虛,田疇蕪曠」、「民有離散之怨,國有露根之漸」。
末帝孫皓還昧於時事的發展,盲目地認為晉國無力對吳用兵,因而驕傲輕敵,對忠誠謀國將帥們加強國防的建議,置若罔聞。當建平太守吾彥發現晉在巴蜀造船的廢料、木屑浮江而下,判斷「晉必有攻吳之計」,請求孫皓「增建平兵」,說「建平不下,終不敢渡江」時,他仍不以為意。
在晉軍六路大軍突襲下,焉得不亡。
結語
晉滅吳之戰,無論在作戰計劃之周密,政治攻心之運用,戰爭準備之充分,作戰地區之遼闊,各路大軍之協調一致方面,都是此前渡江作戰中所罕見的。此戰,晉軍水陸並進、多路齊下的作戰方式,被後世歷代南征統帥所借鑒。
前秦君主苻堅南征東晉時,其軍事部署也與晉滅吳之戰類似,先後攻略巴蜀、襄陽、淮南等地,並遣人於蜀地造船,還特意以王濬當時的將軍號「龍驤」授予負責巴蜀軍事的姚萇,其用意不言而喻。
拋開戰略上的成就,晉滅吳之戰,使晉統一了全國,結束了東漢以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使中國迎來了一個相對短暫的大一統時期。
參考資料:
1.《兩晉南北朝史》,呂思勉 著。
2.《兩晉天下:司馬家族傳》,楊益 著。
3.《兩晉通俗演義》。蔡東藩 著。
-End-
本文為科普自媒體新銳歷史原創作品,文中地圖繪製於「發現中國」—地圖分享知識,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都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