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刷新聞時看到這麼個事:
15歲男孩患上「驚恐障礙」,「莫名的心跳加速,如驚弓之鳥般, 看到誰都害怕」,而這竟然是被父母「嚇」出來的。
兩個月前,男孩小力(化名)放學後和幾個同學吃飯打電玩,一晚上把一個月的零花錢全部花光。父母得知後,嚴厲數落他兩小時之久。之後小力就出現心跳加劇、頭暈目眩、氣短並且手腳發冷發麻、視線模糊的癥狀,且時不時發作。
父母帶小力到當地醫院心內科就診,做了心電圖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心內科醫生建議他去心理精神科看看。
在心理精神科,經醫學博士問診、評估,確診小力患上了驚恐障礙。
經相關干預治療後,且父母被醫生要求對孩子溫柔以待,不過分責罰。幾次治療下來,小力的癥狀有很大的改善、發病次數大幅減少。
心理精神科的醫學博士表示,小力的父母把問題嚴重化,對他過分責罰,加上孩子本身性格內向,與同學老師交流很少,有什麼事都選擇一個人憋在心理,這就很容易造成心理問題。
我們都知道溝通的重要性。問題是,面對別人時,我們開口前多半會斟酌下說話的語氣和內容,但在家裡,對著「弱勢」的孩子,我們通常直接到把情緒嫁接上。「能不能好好說話」成了親子間的一大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親子關係。特別在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時,很多父母頭疼,和孩子說話要麼是說不了幾句就爆發激烈衝突,要麼光是父母說,孩子「選擇性失聰」。
李玫瑾教授曾講過一個案例:
她朋友的兒子天天要這要那,今天手機、明天電腦、後天遊戲……沒完沒了,一不滿足就爬上窗檯尋死覓活的,根本不給父母商量的餘地。
父母只能被迫答應。
朋友問怎麼辦,李玫瑾教授說晚了,孩子已經17歲,不給不行,就給吧。
朋友再問給不起怎麼辦?她說,那隻能熬。
……
聽著是滿滿的無奈和心酸。教育是積水成淵的事,從小不好好教導,等到差不多成型了再想改變,那很難。和孩子好好說話也是這樣,如果孩子從小就是在良好的溝通氛圍中成長,那親子間還有哪些問題不能溝通解決呢?
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提出了一種讓親子溝通簡單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向信息」法。
這是一種行之有效且被眾多心理學家、育兒專家們肯定的溝通技巧,在《非暴力溝通》、《與青春期和解》、《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等著作中我們都能看到「我向信息」的應用。
什麼是「我向信息」?簡單說,就是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中用「說出我的感受」來替代「你為什麼要這樣」的責問。
心理學家將這兩種溝通方式稱為「我向信息」和「你向信息」。美國青少年研究學會主席勞倫斯·斯坦伯格博士給出了這樣的定義:「我向信息」:指不帶評判地陳述我們對某一特定行為或情況的看法。「你向信息」:指對他人的動機、態度或性格的評價。他還給出了一個簡單的「我向信息」公式:
當你 (不帶偏見地描述某種行為)時,我感覺 (表達你的感受),因為 (闡明這種行為對你造成的影響)。
簡言之,「我向信息」=行為+感受+影響
我們通過兩個情景對比來看看「我向信息」和「你向信息」的區別:
情景一:孩子大聲聽音樂,打擾了家人休息。
你向信息:你只會想到你自己,永遠不會考慮別人
我向信息:聽到你把音樂聲音開這麼大(行為),我感覺很難受(感覺),因為我要午休卻被這聲音干擾得無法入睡(結果)。
情景二:孩子吃點心時撒了一地,沒有清理。
你向信息:你很懶,從不幫忙做家務。
我向信息:我看到你吃點心時撒在地上沒有清理(行為),這讓我生氣(感受),因為這會增加我的工作(結果)。
電視劇《小歡喜》中童文潔對兒子方一凡的一連串指責,就是典型的「你向信息」。
來看看是什麼阻礙了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羅伯特博爾頓博士在《人的技能》中把父母們單方面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切斷孩子表達自己感受的現象稱為「路障」。親子間常見的溝通「路障」有3種。批評和嘲笑負面評價,比如貼標籤、人身攻擊、諷刺和奚落等堪稱溝通殺手。
比如「你這孩子不講道理。」、「你能不能好學上進點?」、「你是不是豬腦子?」、「真是太可笑了。」、「我讓你說話了嗎?」
父母有時候會覺得,如果不批評孩子,孩子就永遠不會乖乖聽話,或者說,我們的教育中已經習慣了這種打擊批評。但實際上,批評並不能使孩子想要變好,反而會讓他們學會防守,把重點放在「對抗」上。給予太多的命令或說教命令:「現在就做。」、「把它關掉。」、「我告訴過你很多次把垃圾清理掉。」
威脅:「快點去做,否則……」、「別讓我發脾氣,等你爸回來揍你。」
說教:「你應該……」、「你不應該……」
這些都會明顯地阻礙親子溝通,尤其是對日漸長大想要爭取自主權的孩子來說,會引發孩子的防禦、抵抗和怨恨,還會削弱自尊。輕視孩子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安慰孩子「振作起來」、「沒關係」、「明天就好了」或者讓孩子轉移注意力「別再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意義的事情上。」,這些舉措並沒用,孩子的消極情緒反而加重了。
心理學家分析,因為這種安慰和轉移注意力在孩子看來傳遞著一種潛在信息:他的擔憂或情緒在父母這微不足道。
為什麼孩子更願意聽「我向信息」?導向問題解決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母直接對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遠比批評和指責他們更有效。「我向信息」側重於把解決方案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促使他改變行為。當我們用「我向信息」來表達時,自覺承擔起責任,聽眾更願意聽這樣的信息。
「你應該這樣做……」「你為什麼不能……」這種「你向信息」會讓人不由自主地進入攻擊模式,大多數人會感到他們的防禦機制高速運轉起來。讓孩子感受批評和指責會讓他感覺你只會想到自己,陷入兩難抉擇:屈服或反擊。有利於父母平復情緒,冷靜思考當父母用「我向信息」做表述時,不得不暫時冷靜下來,在頭腦中重複一遍對孩子行為的描述以及自我的感受和希望孩子做出的行動。也就是說,你不得不在頭腦中把「我向信息」的公式過一遍,在這個過程中,有利於你情緒的平復,控制自己想發怒的「反應腦」。能給孩子做正面示範孩子一直在模仿大人,當大人能友好平靜地用「我向信息」和他溝通,他也漸漸學到了這種平和的表達方式。如果一個孩子長期生活在充滿指責質問、挖苦諷刺的養育環境中,他多半也會把父母對他的這一套溝通模式延續到下一代的教育上。
成龍的女兒吳卓林,很多人通過媒體報導知道這個女孩和媽媽吳綺莉相處並不愉快,但不知道背後有故事。
據吳綺莉回憶,她母親鄭黎明(即吳卓林的外婆),和吳綺莉的父親離婚以後,經常會說:「還好你是女孩,你要是個男孩,我不會要你!」 她還會把錢撒在地上,讓吳綺莉跪著一張張撿起來。
成年後的吳綺莉,特別是在單親養大女兒的過程中,魔咒般沿用著當年母親待她的方式: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都不講究口德。
吳卓林對媒體說,吳綺莉提醒服藥時她一時沒搭理。吳綺莉當即歇斯底里大喊:「要麼你死,要麼我死。」所以她只能報警求助。吳卓林在網路上向網友求助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善良托馬斯·戈登博士提到他運用「我向信息」教家長們改善與孩子的溝通,產生的一系列巨大影響,他總結:
孩子與成年人不同,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其他人造成什麼影響。在追求他們自己目標的過程中,他們常常對於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影響渾然不知。但是,一旦有人把這種影響告訴他們,他們通常就會願意更多地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一旦孩子了解他的行為對其他人造成的影響,他們常常會從一個自私的人變成一個體貼的人。
大人往往低估孩子願意替他們著想的意願。大人們需要做的只是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孩子。孩子可成為善解人意、富有責任感的人,只要成年人肯花一點時間對他們說實話。那我們如何應用「我向信息」?從幼兒開始使用「我向信息」很多父母剛開始用「我向信息」時還有些彆扭,更別說用在和三歲以下孩子的溝通上了。一來孩子年紀小,能理解嗎?二來那麼小的孩子,有必要這麼認真正式嗎?
來看看心理方面的解釋:父母低估了幼兒理解「我向信息」的能力。大多數孩子在兩歲就能觀察父母是否接納他們的行為,父母是心情愉快還是惡劣?是否喜歡他們所做的某種行為?他們已經能夠很好地理解父母發出的一些信息的意義,比如:「哇,好痛!」、「媽媽不想玩」、「那不是給凡凡玩的」等等。對於更小的孩子,父母可以藉由一些動作、表情等非語言信號向孩子傳達情感,因為孩子對於非語言信息都很敏感。
「我向信息」是一種傳達正面情緒的更加積極的方法,例如,欣賞、愉悅、感激、欣慰、感謝等等,這事是可以從小就對孩子做的。看各種親子類節目中圈粉的萌娃們,比如《爸爸去哪兒》中杜江和霍思燕家的娃嗯哼,金句不斷,被贊「高情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高情商的娃是因為父母平時和他交流時就是「高情商」的。
生活中,霍思燕和杜江除了跟嗯哼「好好說話」,還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嗯哼,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所以,良好溝通從孩子小的時候做起,好好說話的父母才能養出好好說話的孩子。面對不可接納的行為時父母要注意客觀陳述,避免對孩子人身攻擊和絕對化的表述,盡量用準確的詞來表達內心感受。
比如,「氣憤」比「生氣」更強烈,「煩惱」不等於「煩躁」,「擔心」和「害怕」傳遞的情感不同。別多度使用感情色彩比較強烈的負面詞語。
另外要注意的是釐清自己的第一感受和第二感受,別用第二感受替代第一感受。
比如,當一位母親在商場里找不到孩子,她的第一感受是恐懼,但當她終於找到孩子,她心裡雖然鬆了一口氣,但對著孩子卻表現得很憤怒:「你這個搗蛋鬼!我對你很生氣!你怎麼這麼笨走丟了!我沒告訴你要緊跟著我嗎?」這是媽媽處於懲罰目的,用憤怒(第二感受)代替了自己的第一感受(恐懼擔心),以便讓孩子接受教訓。
但這種情境下,孩子多半會為媽媽的憤怒所嚇住,只記住了媽媽生氣的模樣,卻記不住媽媽想讓自己記住的「不能亂走」的教訓。
如果和孩子直接說出你的第一感受,孩子更有可能理解,明白自己的行為和媽媽的感受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做出改變。
「每次當你對另一個人感到生氣,你都是在演戲,扮演一個角色來對另一個人施加影響,讓他看看自己幹了什麼,讓他從中接受教訓,希望他從此不再這樣做。」托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如是說。
讚賞和肯定孩子時心理學家通過各種對人和動物的實驗,證明在某種特定行為剛出現過後給予獎勵,將會「強化」這種行為,也就是說,增加這種行為再次出現的機會。
讚賞也是一種獎勵,但有時候,你會發現,對於父母的某些讚賞和肯定,孩子並不買賬。
比如,孩子參加比賽失利了,家長從積極的方面肯定他。
家長:「寶貝,這場比賽你打得很好。」
孩子:「才沒有呢,我感覺糟很差,連小旭的一半都趕不上。」
這是因為我們發出的都是「你向信息」,比如,「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幹得真棒!」這些信息中往往包含了對孩子的判斷和評估,所以孩子有時候會把這種讚賞理解為操縱性或控制性行為,心生抵觸。
如果運用「我向信息」,比如,「你告訴我什麼時候回家,這讓我感覺輕鬆,因為這樣我就不會擔心你了。」
父母運用「我向信息」應明確:不能試圖用這條信息來對孩子施加影響,使其重複父母希望他們做的行為(或者有何改變孩子未來的行為)。這條信息只是一個用來傳達一種發自內心的暫時性情緒的工具,也就是說,這種情緒是真誠且真實的,是當下的情緒。
這樣可以讓父母們在產生髮自內心的感激欣賞之情時,與孩子分享這些正面的情緒,而不會有「稱讚孩子,孩子還不高興」的尷尬。 預防問題時托馬斯·戈登博士說,當你和孩子關係良好時候,你可以發出一條信息,來預防有可能在未來出現的不可接受行為。
預防性的「我向信息」,將提前把你的計劃、需要等告知孩子,讓孩子認識到他們的父母也是凡人,也有需求、願望、喜好和希望等。
比如「我希望我們想清楚出發去旅行前都需要先完成什麼,這樣我們才能好好享受旅行。」(提醒孩子把該做的事先做了)
運用「我向信息」時,我們還要注意幾個小問題。在描述行為結果時,要儘可能具體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行為造成的影響上。比如損害家庭財產、浪費時間、給你帶來的額外工作或者干擾你休息等等。
特別是孩子大一些時,能看到他的行為確實造成了影響,他就更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行為,自己解決問題。不怕麻煩,堅持使用我們習慣了用「你向信息」,剛開始改用「我向信息」與孩子交流,可能會顯得有些彆扭。但如果堅持下去,就能越來越自然地表達你的感受,親子溝通也會越來越順暢。可以重複發送有時候,孩子會有意忽略「我向信息」,尤其是在父母剛開始使用的時候。畢竟沒有人會樂意得知自己的行為妨礙了別人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所以他們有時候會裝作「聽不到」。
當孩子對「我向信息」沒有回應時,建議父母再發送另一條「我向信息」。第二條要更加明確,更加強烈,或者表達更多情緒,意即強調「我不是開玩笑,我是認真的」。注意回應孩子有時孩子會向父母回復他的「我向信息」,他希望你傾聽他的感受。這時,父母需要回應孩子的感受,用「門把手」法,意思即讓孩子打開溝通之門,邀請他多說一些。
通常孩子所要的,就是希望他的感受被父母理解,然後他就會願意為了你的感受而做出一些積極的改變。而大部分情況下,聽完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後,父母會發現:原來孩子看問題的視角和我們的,大不一樣!
比如:有一次我兒子到了約定的時間點還不做作業,而是躺在沙發上聽音樂。如果換作以前我可能直接就會指責他:「到時間做作業了,你怎麼不做?」學了「我向信息」,我試著用平和的語調說:「我看到你躺著,我有些不開心,因為我們已經說好這個時間點要開始做作業。」
因為我已經採取語氣平和態度友好的「我向信息」和我兒子溝通了一段時間,所以他也改變了很多,也很平靜地回復我:「我有點累,昨晚沒睡好,我想休息10分鐘後做作業,可以嗎?」
這樣我就知道他並不是出於偷懶,而是因為累了,而且他主動提出解決方案「休息10分鐘後做作業」,所以說,親子溝通中的很多「問題」,有時候是父母主觀推測出來強加指責孩子,如果雙方都能態度平和溝通,真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尹建莉老師說,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一起用「我向信息」,跟孩子好好說話吧。
男孩患驚恐障礙,跟孩子好好說話,心理學家教父母「我向信息」法
前幾天,我刷新聞時看到這麼個事:
15歲男孩患上「驚恐障礙」,「莫名的心跳加速,如驚弓之鳥般, 看到誰都害怕」,而這竟然是被父母「嚇」出來的。
兩個月前,男孩小力(化名)放學後和幾個同學吃飯打電玩,一晚上把一個月的零花錢全部花光。父母得知後,嚴厲數落他兩小時之久。之後小力就出現心跳加劇、頭暈目眩、氣短並且手腳發冷發麻、視線模糊的癥狀,且時不時發作。
父母帶小力到當地醫院心內科就診,做了心電圖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心內科醫生建議他去心理精神科看看。
在心理精神科,經醫學博士問診、評估,確診小力患上了驚恐障礙。
經相關干預治療後,且父母被醫生要求對孩子溫柔以待,不過分責罰。幾次治療下來,小力的癥狀有很大的改善、發病次數大幅減少。
心理精神科的醫學博士表示,小力的父母把問題嚴重化,對他過分責罰,加上孩子本身性格內向,與同學老師交流很少,有什麼事都選擇一個人憋在心理,這就很容易造成心理問題。
我們都知道溝通的重要性。問題是,面對別人時,我們開口前多半會斟酌下說話的語氣和內容,但在家裡,對著「弱勢」的孩子,我們通常直接到把情緒嫁接上。「能不能好好說話」成了親子間的一大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親子關係。特別在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時,很多父母頭疼,和孩子說話要麼是說不了幾句就爆發激烈衝突,要麼光是父母說,孩子「選擇性失聰」。
李玫瑾教授曾講過一個案例:
她朋友的兒子天天要這要那,今天手機、明天電腦、後天遊戲……沒完沒了,一不滿足就爬上窗檯尋死覓活的,根本不給父母商量的餘地。
父母只能被迫答應。
朋友問怎麼辦,李玫瑾教授說晚了,孩子已經17歲,不給不行,就給吧。
朋友再問給不起怎麼辦?她說,那隻能熬。
……
聽著是滿滿的無奈和心酸。教育是積水成淵的事,從小不好好教導,等到差不多成型了再想改變,那很難。和孩子好好說話也是這樣,如果孩子從小就是在良好的溝通氛圍中成長,那親子間還有哪些問題不能溝通解決呢?
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提出了一種讓親子溝通簡單有效的溝通技巧:「我向信息」法。
這是一種行之有效且被眾多心理學家、育兒專家們肯定的溝通技巧,在《非暴力溝通》、《與青春期和解》、《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等著作中我們都能看到「我向信息」的應用。
什麼是「我向信息」?
簡單說,就是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中用「說出我的感受」來替代「你為什麼要這樣」的責問。
心理學家將這兩種溝通方式稱為「我向信息」和「你向信息」。美國青少年研究學會主席勞倫斯·斯坦伯格博士給出了這樣的定義:
「我向信息」:指不帶評判地陳述我們對某一特定行為或情況的看法。「你向信息」:指對他人的動機、態度或性格的評價。
他還給出了一個簡單的「我向信息」公式:
當你 (不帶偏見地描述某種行為)時,我感覺 (表達你的感受),因為 (闡明這種行為對你造成的影響)。
簡言之,「我向信息」=行為+感受+影響
我們通過兩個情景對比來看看「我向信息」和「你向信息」的區別:
情景一:孩子大聲聽音樂,打擾了家人休息。
你向信息:你只會想到你自己,永遠不會考慮別人
我向信息:聽到你把音樂聲音開這麼大(行為),我感覺很難受(感覺),因為我要午休卻被這聲音干擾得無法入睡(結果)。
情景二:孩子吃點心時撒了一地,沒有清理。
你向信息:你很懶,從不幫忙做家務。
我向信息:我看到你吃點心時撒在地上沒有清理(行為),這讓我生氣(感受),因為這會增加我的工作(結果)。
電視劇《小歡喜》中童文潔對兒子方一凡的一連串指責,就是典型的「你向信息」。
來看看是什麼阻礙了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
羅伯特博爾頓博士在《人的技能》中把父母們單方面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切斷孩子表達自己感受的現象稱為「路障」。親子間常見的溝通「路障」有3種。
批評和嘲笑
負面評價,比如貼標籤、人身攻擊、諷刺和奚落等堪稱溝通殺手。
比如「你這孩子不講道理。」、「你能不能好學上進點?」、「你是不是豬腦子?」、「真是太可笑了。」、「我讓你說話了嗎?」
父母有時候會覺得,如果不批評孩子,孩子就永遠不會乖乖聽話,或者說,我們的教育中已經習慣了這種打擊批評。但實際上,批評並不能使孩子想要變好,反而會讓他們學會防守,把重點放在「對抗」上。
給予太多的命令或說教
命令:「現在就做。」、「把它關掉。」、「我告訴過你很多次把垃圾清理掉。」
威脅:「快點去做,否則……」、「別讓我發脾氣,等你爸回來揍你。」
說教:「你應該……」、「你不應該……」
這些都會明顯地阻礙親子溝通,尤其是對日漸長大想要爭取自主權的孩子來說,會引發孩子的防禦、抵抗和怨恨,還會削弱自尊。
輕視孩子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安慰孩子「振作起來」、「沒關係」、「明天就好了」或者讓孩子轉移注意力「別再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意義的事情上。」,這些舉措並沒用,孩子的消極情緒反而加重了。
心理學家分析,因為這種安慰和轉移注意力在孩子看來傳遞著一種潛在信息:他的擔憂或情緒在父母這微不足道。
為什麼孩子更願意聽「我向信息」?導向問題解決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母直接對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遠比批評和指責他們更有效。「我向信息」側重於把解決方案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促使他改變行為。當我們用「我向信息」來表達時,自覺承擔起責任,聽眾更願意聽這樣的信息。
「你應該這樣做……」「你為什麼不能……」這種「你向信息」會讓人不由自主地進入攻擊模式,大多數人會感到他們的防禦機制高速運轉起來。讓孩子感受批評和指責會讓他感覺你只會想到自己,陷入兩難抉擇:屈服或反擊。
有利於父母平復情緒,冷靜思考
當父母用「我向信息」做表述時,不得不暫時冷靜下來,在頭腦中重複一遍對孩子行為的描述以及自我的感受和希望孩子做出的行動。也就是說,你不得不在頭腦中把「我向信息」的公式過一遍,在這個過程中,有利於你情緒的平復,控制自己想發怒的「反應腦」。
能給孩子做正面示範
孩子一直在模仿大人,當大人能友好平靜地用「我向信息」和他溝通,他也漸漸學到了這種平和的表達方式。如果一個孩子長期生活在充滿指責質問、挖苦諷刺的養育環境中,他多半也會把父母對他的這一套溝通模式延續到下一代的教育上。
成龍的女兒吳卓林,很多人通過媒體報導知道這個女孩和媽媽吳綺莉相處並不愉快,但不知道背後有故事。
據吳綺莉回憶,她母親鄭黎明(即吳卓林的外婆),和吳綺莉的父親離婚以後,經常會說:「還好你是女孩,你要是個男孩,我不會要你!」 她還會把錢撒在地上,讓吳綺莉跪著一張張撿起來。
成年後的吳綺莉,特別是在單親養大女兒的過程中,魔咒般沿用著當年母親待她的方式:在孩子的養育過程中都不講究口德。
吳卓林對媒體說,吳綺莉提醒服藥時她一時沒搭理。吳綺莉當即歇斯底里大喊:「要麼你死,要麼我死。」所以她只能報警求助。
吳卓林在網路上向網友求助
孩子比我們想像的更善良
托馬斯·戈登博士提到他運用「我向信息」教家長們改善與孩子的溝通,產生的一系列巨大影響,他總結:
孩子與成年人不同,他們常常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其他人造成什麼影響。在追求他們自己目標的過程中,他們常常對於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的影響渾然不知。但是,一旦有人把這種影響告訴他們,他們通常就會願意更多地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一旦孩子了解他的行為對其他人造成的影響,他們常常會從一個自私的人變成一個體貼的人。
大人往往低估孩子願意替他們著想的意願。大人們需要做的只是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孩子。孩子可成為善解人意、富有責任感的人,只要成年人肯花一點時間對他們說實話。
那我們如何應用「我向信息」?從幼兒開始使用「我向信息」
很多父母剛開始用「我向信息」時還有些彆扭,更別說用在和三歲以下孩子的溝通上了。一來孩子年紀小,能理解嗎?二來那麼小的孩子,有必要這麼認真正式嗎?
來看看心理方面的解釋:父母低估了幼兒理解「我向信息」的能力。大多數孩子在兩歲就能觀察父母是否接納他們的行為,父母是心情愉快還是惡劣?是否喜歡他們所做的某種行為?他們已經能夠很好地理解父母發出的一些信息的意義,比如:「哇,好痛!」、「媽媽不想玩」、「那不是給凡凡玩的」等等。對於更小的孩子,父母可以藉由一些動作、表情等非語言信號向孩子傳達情感,因為孩子對於非語言信息都很敏感。
「我向信息」是一種傳達正面情緒的更加積極的方法,例如,欣賞、愉悅、感激、欣慰、感謝等等,這事是可以從小就對孩子做的。看各種親子類節目中圈粉的萌娃們,比如《爸爸去哪兒》中杜江和霍思燕家的娃嗯哼,金句不斷,被贊「高情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高情商的娃是因為父母平時和他交流時就是「高情商」的。
生活中,霍思燕和杜江除了跟嗯哼「好好說話」,還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嗯哼,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所以,良好溝通從孩子小的時候做起,好好說話的父母才能養出好好說話的孩子。
面對不可接納的行為時
父母要注意客觀陳述,避免對孩子人身攻擊和絕對化的表述,盡量用準確的詞來表達內心感受。
比如,「氣憤」比「生氣」更強烈,「煩惱」不等於「煩躁」,「擔心」和「害怕」傳遞的情感不同。別多度使用感情色彩比較強烈的負面詞語。
另外要注意的是釐清自己的第一感受和第二感受,別用第二感受替代第一感受。
比如,當一位母親在商場里找不到孩子,她的第一感受是恐懼,但當她終於找到孩子,她心裡雖然鬆了一口氣,但對著孩子卻表現得很憤怒:「你這個搗蛋鬼!我對你很生氣!你怎麼這麼笨走丟了!我沒告訴你要緊跟著我嗎?」這是媽媽處於懲罰目的,用憤怒(第二感受)代替了自己的第一感受(恐懼擔心),以便讓孩子接受教訓。
但這種情境下,孩子多半會為媽媽的憤怒所嚇住,只記住了媽媽生氣的模樣,卻記不住媽媽想讓自己記住的「不能亂走」的教訓。
如果和孩子直接說出你的第一感受,孩子更有可能理解,明白自己的行為和媽媽的感受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做出改變。
「每次當你對另一個人感到生氣,你都是在演戲,扮演一個角色來對另一個人施加影響,讓他看看自己幹了什麼,讓他從中接受教訓,希望他從此不再這樣做。」托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如是說。
讚賞和肯定孩子時
心理學家通過各種對人和動物的實驗,證明在某種特定行為剛出現過後給予獎勵,將會「強化」這種行為,也就是說,增加這種行為再次出現的機會。
讚賞也是一種獎勵,但有時候,你會發現,對於父母的某些讚賞和肯定,孩子並不買賬。
比如,孩子參加比賽失利了,家長從積極的方面肯定他。
家長:「寶貝,這場比賽你打得很好。」
孩子:「才沒有呢,我感覺糟很差,連小旭的一半都趕不上。」
這是因為我們發出的都是「你向信息」,比如,「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幹得真棒!」這些信息中往往包含了對孩子的判斷和評估,所以孩子有時候會把這種讚賞理解為操縱性或控制性行為,心生抵觸。
如果運用「我向信息」,比如,「你告訴我什麼時候回家,這讓我感覺輕鬆,因為這樣我就不會擔心你了。」
父母運用「我向信息」應明確:不能試圖用這條信息來對孩子施加影響,使其重複父母希望他們做的行為(或者有何改變孩子未來的行為)。這條信息只是一個用來傳達一種發自內心的暫時性情緒的工具,也就是說,這種情緒是真誠且真實的,是當下的情緒。
這樣可以讓父母們在產生髮自內心的感激欣賞之情時,與孩子分享這些正面的情緒,而不會有「稱讚孩子,孩子還不高興」的尷尬。
預防問題時
托馬斯·戈登博士說,當你和孩子關係良好時候,你可以發出一條信息,來預防有可能在未來出現的不可接受行為。
預防性的「我向信息」,將提前把你的計劃、需要等告知孩子,讓孩子認識到他們的父母也是凡人,也有需求、願望、喜好和希望等。
比如「我希望我們想清楚出發去旅行前都需要先完成什麼,這樣我們才能好好享受旅行。」(提醒孩子把該做的事先做了)
運用「我向信息」時,我們還要注意幾個小問題。在描述行為結果時,要儘可能具體
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行為造成的影響上。比如損害家庭財產、浪費時間、給你帶來的額外工作或者干擾你休息等等。
特別是孩子大一些時,能看到他的行為確實造成了影響,他就更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行為,自己解決問題。
不怕麻煩,堅持使用
我們習慣了用「你向信息」,剛開始改用「我向信息」與孩子交流,可能會顯得有些彆扭。但如果堅持下去,就能越來越自然地表達你的感受,親子溝通也會越來越順暢。
可以重複發送
有時候,孩子會有意忽略「我向信息」,尤其是在父母剛開始使用的時候。畢竟沒有人會樂意得知自己的行為妨礙了別人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所以他們有時候會裝作「聽不到」。
當孩子對「我向信息」沒有回應時,建議父母再發送另一條「我向信息」。第二條要更加明確,更加強烈,或者表達更多情緒,意即強調「我不是開玩笑,我是認真的」。
注意回應孩子
有時孩子會向父母回復他的「我向信息」,他希望你傾聽他的感受。這時,父母需要回應孩子的感受,用「門把手」法,意思即讓孩子打開溝通之門,邀請他多說一些。
通常孩子所要的,就是希望他的感受被父母理解,然後他就會願意為了你的感受而做出一些積極的改變。而大部分情況下,聽完孩子說出他的感受後,父母會發現:原來孩子看問題的視角和我們的,大不一樣!
比如:有一次我兒子到了約定的時間點還不做作業,而是躺在沙發上聽音樂。如果換作以前我可能直接就會指責他:「到時間做作業了,你怎麼不做?」學了「我向信息」,我試著用平和的語調說:「我看到你躺著,我有些不開心,因為我們已經說好這個時間點要開始做作業。」
因為我已經採取語氣平和態度友好的「我向信息」和我兒子溝通了一段時間,所以他也改變了很多,也很平靜地回復我:「我有點累,昨晚沒睡好,我想休息10分鐘後做作業,可以嗎?」
這樣我就知道他並不是出於偷懶,而是因為累了,而且他主動提出解決方案「休息10分鐘後做作業」,所以說,親子溝通中的很多「問題」,有時候是父母主觀推測出來強加指責孩子,如果雙方都能態度平和溝通,真的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尹建莉老師說,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一起用「我向信息」,跟孩子好好說話吧。